新闻动态
- 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0:07 点击次数:57
朱祁镇是明朝唯一两度登基的皇帝,然而尽管两次登基,他的统治却因为做出了一些重大错误而备受后世的诟病。这些错误至今仍在历史上引发广泛讨论。
第一次登基时,土木堡之变发生
朱祁镇在第一次登基时,过于宠信宦官王振,将他视为亲信,并听从他的怂恿,决定亲自领兵出征瓦剌。最终,这一决策导致了土木堡之变。此次与瓦剌的战争对明朝来说损失惨重,朱祁镇率领着号称五十万的军队(实际上只有二十万)出征,结果在土木堡惨遭失败,最后剩下的只有少数老弱士兵,人数不到十万。随军出征的重臣,如英国公张辅、泰宁侯陈赢、户部尚书王佐、兵部尚书邝埜等,均死于这场战斗中。只有杨善、李贤等少数几人侥幸逃生。朱祁镇见突围无望,绝望之下选择弃马坐地,等待被敌军俘虏。因这场战争,朱祁镇差点成为亡国之君。
第二次登基时,冤杀功臣于谦
景泰八年,石亨、徐有贞以及宦官曹吉祥等联合发起了夺门之变,帮助朱祁镇复位。然而,朱祁镇复位后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清算昔日支持他的功臣,于谦和王文等人。回想当年朱祁镇被俘时,正是于谦等大臣支持他,击退了瓦剌并保卫了京师。如果没有他们的坚持和牺牲,朱祁镇早就可能成为亡国之君。尽管如此,朱祁镇不仅没有感激于谦,反而怀疑他和其他大臣背叛,认为他们在暗中支持朱祁钰。虽然朱祁镇在杀于谦的事情上曾有过犹豫,但最终在徐有贞等人的怂恿下,他还是下令将于谦处以极刑,并抄家。尽管朱祁镇后来深感后悔,但一切已为时已晚。
展开剩余66%这两件事让朱祁镇受到了广泛的指责,很多人认为他无法担当“英宗”这一庙号。尽管如此,回顾朱祁镇的一生,虽然犯了几次重大错误,但也有过几件值得肯定的事。
一、为胡善祥上谥
胡善祥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原配,但由于朱瞻基宠爱孙贵妃,胡善祥被废除并且没得到应有的名分。她的遭遇使得天下人都为之同情。直到孙太后去世后,朱祁镇的原配钱皇后提议恢复胡善祥的位号,大学士李贤也支持这一提案,认为应该恢复胡善祥的皇后身份,并为她修建陵墓。最终,朱祁镇为胡善祥上谥,并为她修建了陵墓,表达了对这位被不公正对待的皇后的尊重。
二、释放建庶人朱文圭
建文帝朱允炆失踪后,次子朱文圭被朱棣幽禁在广安宫中,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。直到朱祁镇复位,他认为朱文圭的遭遇十分可怜,因此决定下旨释放他。尽管朱文圭已经年过半百,并且由于长时间被幽禁,无法适应外界的变化,甚至无法分辨牛和马,但朱祁镇依旧给他安排了府邸,并赐予他十余名婢妾和二十名奴仆。虽然朱文圭在被释放后不久便去世,但这项仁政仍显现出朱祁镇的宽厚。
三、废除殉葬制度
殉葬制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极其残忍的传统。明朝自朱元璋开始,便实行了这一制度,甚至连仁爱宽厚的朱高炽去世后,也有五个妃子为其殉葬。直到朱祁镇临终时,他才指示太子朱见深废除这一制度。尽管有评论认为朱祁镇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皇后钱皇后,但从更深层次看,朱祁镇是出于对这一制度残忍性的深刻反感。此举无疑是他做出的最正确的决策之一,也让历史记住了他这一善举。
虽然朱祁镇在一生中做出了不少错误的决策,导致他在历史上受到批评,但他在恢复胡善祥位号、释放建庶人朱文圭、废除殉葬制度等方面的举措,也足以证明他并非全无功德。因此,《明史》这样评价他:“英宗前后在位二十四年,无甚稗政。至于上恭让后谥,释建庶人之系,罢宫妃殉葬,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。”
发布于:天津市